18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18文学 > 大明1566:摄政天下 > 第630章 大明,真好!【终章】

第630章 大明,真好!【终章】

    第630章 大明,真好!【终章】
    砰砰砰。
    三声炮响。
    松江府上海县,上海市舶司码头上。
    早早的就已经清空场地,静静地聚集着一批来自于江苏省三司、松江府、上海县,以及海务总督衙门、上海市舶司等衙门的官员。
    随着当年上海市舶司的设立。
    加之有长江河运的辅助,上海县乃至于整个松江府,都借着海外贸易迎来了一场持续至今的经济增长。
    数不尽的手工业工坊在松江府落地。
    沿着长江,各府县也如必然注定的一般,迎来了一波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升级。
    此时时辰尚早。
    天色才刚刚放亮。
    离着上海市舶司码头不远处的商业区。
    这些年已经建设成了一个小型的集镇。
    几名穿着曳撒的年轻人聚在一起,坐在离着码头最近的一处摊位上。
    摊位主是一名四十多岁的妇人,穿着靛蓝色的缎衣裳,头发也用同样颜色的布段包裹着。
    一名十一二岁的男孩正和小一些的妹妹,缩在摊位后面,兄妹两人用着同一张凳子,放着两本书籍。
    翻动间隐约能分辨出是数学书和语文书。
    还在显眼的位置表明了昌平学院出版几个字。
    铁皮包裹着泥土做成的煤炉里,蜂窝煤烧的正红,做工有些粗糙的排烟筒竖起,尽力将煤烟拍向高空。
    很快。
    一碗用鸡汤熬制出来的肉丝米面,就被妇人端上了桌。
    然后就是剩下点的几碗面。
    最后才是一碟子炸的黄灿灿的肉馅米饺,以及几块糍粑。
    几名年轻人中的一人,当即眉头一挑。
    “店家是庐州府人?”
    那妇人脸上露出淳朴的笑容:“回客人的话,是庐州府来的。”
    年轻人点了点头,默默低头吃下一只米饺,然后才开始吃肉丝米面。
    倒是另一位虽然同样穿着曳撒,但腰上却配着刀的年轻人开口询问道:“店家是一个人来松江府做这早食买卖的?还是与家里男人一同过来的?”
    “是与男人一起来的。”
    妇人脸上有些汗水,用那块洗的发白抽丝的麻布擦着脸,露出有些泛黄的牙齿,可动作间看向两个孩子时,脸上满是喜悦和期待。
    佩刀年轻人嗯了声,脸上也露出笑容:“想来你家男人是在码头上做长工的,两个孩子也是在码头学校读书?”
    妇人重重的点着头,手上动作一点不落下,收拾着摊位:“嗯呢!朝廷和官府的好心,我家男人也能在码头上签那甚长工契约,每个月都有足足一两银子呢!两个孩子在码头学校读书都不要钱!”
    说着话,妇人竟然开始双手合十,朝着北边礼拜着。
    佩刀年轻人不再言语,开始吃起早食。
    而最先询问妇人籍贯的那位年轻人,则已经吸溜吸溜着吃完了一碗肉丝米面,而后动作轻柔细腻的擦拭手口。
    “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建设带来的社会福利提高,这一科研题,最近几天就可以敲定做出总结了。”
    “等这次回京后,便能将总结上奏给内阁国政研究室,呈于皇上及阁老们审阅。”
    另一名没穿曳撒,而是穿着一件儒服的年轻人却是摇了摇头。
    “总结提案还是再等等呈送上去为好。”
    “我还有几处地方没弄明白,觉得还能再调研的透彻一些。”
    佩刀年轻人则是一边吃着面,一边悄悄抬头看向两人,撇了撇嘴,小声道:“你们俩兄弟又开始了……有功夫,倒不如替我斧正一下海军建设方案提要。”
    穿着曳撒的年轻人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裳,看向佩刀年轻人:“海军日后的建设方向不是早就确定了?要走向深海,走向远洋?按着这个思路,造船厂早几年不是已经在打造铁甲船了?”
    佩刀年轻人没有开口。
    倒是穿着儒服的年轻人抬头白了一眼:“铁甲船是路子,但海军内部这几年有不同的声音,对于是远洋航行还是长臂管辖有些分歧。若只是远航的话,当下的铁甲船就已经足够了。但若是要长臂管辖,就得要再研发新的辅佐战船,用于装载弹药、人员、物资。最后还要在这个命题上,讨论是否要组建外海卫所的问题。”
    说完后,儒服年轻人又不忘冲着兄长白了一眼。
    此间最是年长的曳撒年轻人当即瞪了弟弟一眼。
    不等他开口训话。
    远处码头上已经传来了招呼声。
    “无忧!”
    “无患!”
    “还有勋哥儿!”
    声音传来的同时。
    三个年轻人就看到一位披甲戴胄,腰佩宝刀的中年男子,龙行虎步的走了过来。
    三人赶忙起身。
    以严无忧为首,躬身作揖。
    “二叔。”
    “爹……”
    “姑父叔。”
    如今已经年近四旬的严鹄,脸上早就蓄满胡须,虎目威严,看向三个年轻人,面上却是难得有了几分笑意。
    “还吃?”
    “这一路没吃够?”
    “陛下的龙船就要到了。”
    穿着儒服的严无患看着老爹当面,小心翼翼的缩到兄长身后。
    严无忧则是面色从容:“侄儿和无患、勋哥儿在说这一次调研的事情。”
    严鹄立马脸色一变,打了个哈哈:“好……好事……没有不学无术……快走,莫要接驾晚了。”
    长辈跟前,三人也没了先前的轻松。
    严无忧朝着桌子上丢下一块碎银子,在妇人的道谢声中,三兄弟跟着严鹄走进码头。
    早就看出三个年轻人乃是出自高门大户的妇人,收了银子,又将桌上碗筷收拾干净,这才走到儿女面前:“好生学哦,学好了,以后也能和他们一样出将入相,为国效力。”
    等严鹄领着严无忧三人到了码头前,站在已经被清空的栈桥前。
    码头外远处的海面上,已经有一艘巨大的挂满大明龙旗的大船降下船帆桅杆,在码头上一艘艘小船的簇拥下缓缓驶入码头。
    更远处的海面上,则是有数十艘铁甲战船缓缓的游曳着,黑洞洞的炮口指向外海。
    在一阵礼炮声中。
    如同大山一般压向码头的龙船,伴随着一连串靠岸的闷响声,在船体和码头间卷起一层层水雾,终于是停靠在了栈桥上。
    以江苏巡抚、总督及三司主官为首,加上松江府地方衙门及各司衙门官员,乌泱泱一群人候立在龙船下。
    许久后。
    在锦衣卫和东厂开道下。
    码头上也已经是立满了龙旗、日月旗、星辰旗等。
    穿戴翼善冠盘领窄袖袍的朱翊钧,如今也已经面上蓄须,姿态从容的自龙船上,在冯保等太监以及张居正等内阁大臣的陪同下,踏足上海市舶司码头。
    “皇上万岁,万岁,万万岁。”
    一时间。
    码头上山呼海啸。
    这已经不是皇帝第一次乘船南下,踏足拆分之后的江南省了。
    但所有人都知道,这是意义最重的一次。
    无人敢于怠慢。
    而如今也早已亲政的朱翊钧,则早已熟练驾驭眼前的场面。
    只见这位大明皇帝领着京中内外大臣,从容不迫的游走在江南地方官员之中。
    最后。
    估摸着小半个时辰。
    才让江南巡抚、总督和三司主官做完了一个简短的政务汇报,而皇帝也亲自过问了上海市舶司近年来的贸易数据。
    忙完一切。
    皇帝并没有摆驾入城。
    而是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,静静的等候在码头上早已设置的皇台下。
    也是这个时候。
    朱翊钧才暂时的摆脱了江苏官员们的纠缠。
    坐在皇台御座上,朱翊钧目光玩味的看向被严鹄领来的三个年轻人。
    首辅张居正则在一旁,与内阁辅臣王锡爵、申时行等人,核算着江苏省今年的财税报告。
    严无忧三人束手立在皇台下。
    半响后。
    朱翊钧才轻咳一声:“朕前几日忽然查了一下账,竟然发现有人了好几万两银子一路吃吃喝喝。若是依着律法,不知内阁和三法司该定个什么罪名?”
    严无患和陆勋两人顿时面露担忧,悄悄伸手拉扯着站在最前面的严无忧的衣角。
    原本还在一旁查账的张居正,则是笑着脸抬起头,看了眼皇帝,再看向三个年轻人:“回陛下,依律,公款吃喝涉贪墨,当严惩,轻则流放五千里,戍守西域都护府龟兹城!”
    朱翊钧立马面露惊讶:“罪责竟然如此之重?元辅可是在哄骗朕?”
    张居正面上笑容不减:“若是陛下降恩,也可改罚流放吕宋充海军效力三年。”
    朱翊钧当即点着头笑着说:“这倒是不错,听说吕宋那边海军整日都有吃不完的海鲜,那龙虾、螃蟹、海鱼,朕都不曾吃过。”
    皇台内外周围,只有皇帝和首辅的声音。
    所有人都在看戏。
    严无忧终于无可奈何,自袖中取出一份奏本,上前送到了皇帝面前,而后闷声道:“回皇上,此乃臣等此番出京沿路调研考察,自松江府至成都府沿江民情及产业报告,附沿途名胜古迹、地方美食考察记录……”
    见到严无忧终于拿出东西,朱翊钧脸色这才松动了一些,拿起考察报考,略过前面的内容,直接翻到最后面关于地方名胜古迹和地方风土人情和美食的记录。
    详细的记下几眼。
    这才将其丢给张居正。
    “朕此番南下,也是为了契合内阁要统合沿江产业的事情,加快长江上下游产业升级。地方上,总还是要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,才能知晓个真切。”
    严无忧低着头撇了撇嘴。
    谁还不知道谁。
    都是从小一起穿着开裆裤长到大的。
    打发自己跋山涉水,不光要考察调研地方社情和产业,还要为他这个吃货搜集地方美食。
    苦活累活都是自己干的。
    他倒是能光明正大捡个便宜。
    皇帝得到了想要的地方美食记录,张居正得到了沿江具体的产业报告。
    气氛便陡然一转。
    朱翊钧的目光也看向外面的海面,神色变得恍惚了起来。
    “算一算日子,先生和师母也该回来了。”
    “这一次朕亲自走一趟长江,就拿着你记下的东西,带着他们俩好好逛逛,你们自己回京。”
    严无忧顿时面上一急。
    这个发小皇帝当真是不讲理了!
    让自己干苦活不说。
    现在还要和自己抢爹娘?
    可不等他开口。
    码头上已经传来了呼喊声。
    众人回头看过去。
    只见远远的海面上,一只小黑点不知何时已经出现在那里,正在向着码头驶来。
    船上最高处悬着的那面大明龙旗,也在不断的放大,映入眼帘。
    上海市舶司码头外海海面。
    大明第一艘铁甲船,正在不断的降低速度,对准码头驶入。
    船首位置。
    穿着半臂汗衫,带着一只不伦不类宽大帽檐系着蓝色飘带的严绍庭,肤色比之过去黑了不少,却也更为精神。
    在他身边,则是穿着一身绿绿青衫罗裙的陆文燕。
    如今早就已经是一品诰命的陆文燕,满头都是草草,显得清新可爱充满活力。
    上海市舶司码头的轮廓已经出现在他们夫妻二人的面前。
    陆文燕似乎已经能看到码头上的人群。
    “夫君,那就是上海市舶司?”
    严绍庭点了点头:“是上海市舶司。”
    “也不知道无忧他们在不在,妾身给他们带了好些玩意,也不知道他们喜不喜欢。”
    陆文燕已经陷入到儿子接受自己带回来的礼物后,那满心喜悦的情绪中。
    严绍庭却稍稍沉默了一下。
    指望几头长颈鹿和袋鼠、树懒,就想让自己那个自觉是大明第一天才的儿子高兴?
    他觉得还不如将自己这一趟记录的海外资源分布图拿给儿子,能让儿子高兴。
    这时候,两人已经能看到码头上的人群了。
    陆文燕又小声嘀咕着:“也不知道臭小子有没有生子,咱们家可是好些年没有添人了。”
    严绍庭不自觉的揉了揉自己的老腰。
    码头上。
    已经开始鞭炮齐鸣,彩带飘飞。
    铁甲船稳稳的靠岸。
    码头上,皇帝已经带着所有的文武大臣到了铁甲船下。
    “下官恭迎严少师回国!”
    “少师乘铁甲出海,访海外珍稀,列万国货物,功在千秋,辛劳甚重,明史载录。”
    船下。
    乌泱泱的人头无数。
    严无忧等人也是挤在人群前。
    “孩儿恭迎父亲、母亲回国。”
    “侄儿恭迎伯父、伯母回国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“学生,朱翊钧,恭迎先生、师母乘船回国!”
    铁甲船,放下的桥梯上。
    严绍庭手牵着陪伴自己出海三载的大妹子陆文燕,脸上满是笑容。
    他的目光越过船下那些熟悉的面孔。
    看向整个码头外。
    这里云集着四海的货物,这里汇聚着天下的百姓。
    在远处的地平线上,沿着长江,是一座座竖立着烟囱和建有巨大厂房的工厂。
    田野纵横,农户俯首耕种。
    他似乎看到了有一根根无形的线,将大明和四海万国联系在了一起。
    而这些线又如同输血管一样,将四方的资源输送到大明来,供应着这个蒸蒸日上充满生机的古老东方国度。
    踏下铁甲船。
    严绍庭脚步稳稳的站在码头上。
    迎着无数挂满笑容,走向自己的人。
    严绍庭亦是面生笑意,轻启嘴唇。
    “回来了。”
    “大明……”
    “真好!”
    …………
    【完结】
    (本章完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【乱轮系小说】 双面荡夫(双性,黄暴粗口肉合集!) 朱门绣户 [快穿]女配逆袭(H) 荡妇日常(高H NP)_御宅屋 窑子开张了(H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