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18文学 > 年代: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> 第665章 没有捷径就自研

第665章 没有捷径就自研

    “在当地地种植冬油菜当然是很好的选择,我们院里研究出来的一种甘蓝型冬油菜,能耐受的低温临界值为-35度。
    不过耐盐碱的问题我们一直没能解决,这一块我们放弃了,希望方董能攻克这个难题。”
    农科院的同志很热情,详细介绍了他们研发的新型冬油菜的情况。
    方唯对此很感谢,也给大家介绍了海水稻和耐盐碱大豆等作物的研发进展。
    大家约好明天再继续交流,便继续开怀畅饮。
    翌日。
    方唯见到了新型冬油菜的种子,这家伙比一般的油菜种子要大一些,而且看起来更加饱满。
    技术人员介绍说,这种冬油菜的研发过程很曲折,整个项目历时7年才获得了成功。
    “我现在的研究方向是耐盐碱,但油菜越冬抗寒是基本条件。你们有可能对外授权吗?我想在你们的研究基础上继续做研究。”
    方唯在农科院副院长的陪同下,在各处参观了一天。
    最后,他问了唐副院长一个问题,对方有没有可能进行合作?
    “能跟方院士合作,是我们的荣幸。不过这事儿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,回头需要院里开会研究,成与不成我都会给你一个答复。”
    唐副院长很客气,说会把方唯的想法提交给院里进行讨论。
    方唯不再多言,随即告辞离去。
    晚上。
    他吃过饭就没出门,呆在酒店的房间里计算了一下授权费的比例。
    就这个项目而言,授权费大概率还是按照未来的销售收入进行一定比例的提成。他觉得可以参照他和马教授、林教授之间的合作,提成比例以三成为上限。
    超过三成,这个合作项目就无法落实。
    第二天。
    方唯便返回了夏楚县,几百公里的路途算不上很远,等农科院那边有了消息之后再说。
    他这边在想办法解决冬油菜的事情,冯小江已经开始搜集多种冬小麦的种子。耐寒的冬小麦品种很多、有一定耐盐碱特性的冬小麦品种也不少。
    夏楚县由于天上山脉的屏障作用,冬季相对温暖,春季回暖早,昼夜温差大(有利于干物质积累),同时通过灌溉能度保障水份需求。
    所以,冬小麦是当地及其周边的传统农作物,而海水稻是新鲜事物。
    “老板,冬小麦对于田间管理的要求较高,真要种植的话,恐怕还要针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。公司没有种植冬小麦的经验,需要慢慢积累。”
    现在方唯和冯小江等人对于冬小麦亦或是冬油菜,并没有做出选择。
    所以这两种作物都需要进行培育,然后再进行大面积验证。
    相对而言,种植冬油菜的难度要小一些,冬油菜的抗寒性能更佳。冬小麦要是受了冻灾,基本上就是颗粒无收。
    “先不管那些,咱们尽量把这两个品种搞出来,到时候光是育种都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。”
    方唯点点头,聚力农业本来就是从零开始,什么不都得尝试一下吗?
    西北农科院那边还没有回话,他便开始抓紧时间搞出来了【耐盐碱冬小麦】的培育方案。
    和以前在瑶岭农业的时候一样,所有的项目还是由方唯先提框架和方案,其他的技术人员再进行深入研究。
    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步骤清晰,少走弯路。
    【耐盐碱冬小麦】项目随即立项,在冯小江等人的带领下,开始了具体细致的研究工作。
    一周后。
    西北农科院打来了电话,他们愿意和聚力农业长期进行技术交流,但由于他们的冬小麦已经拿到了多项大奖,暂时不好对外授权。
    说白了就是人家觉得没有合作的必要。
    “很遗憾啊,唐院长,等下次有机会咱们再合作。”
    “我们也感到遗憾,我们的新型冬小麦牵扯面很广,各方利益不好摆平。希望方院士不要多想,以后肯定会有合作机会的。”
    唐副院长还是希望能和方唯保持较好的关系,便解释了一下这里面的情况。
    当初他们搞研究的时候,得到了外部的支持,所以这其中也有人家利益在,各方的反对也就不奇怪了。
    方唯表示理解,然后就接结束了通话。
    想走捷径看样子是走不了了,那么就只能老老实实的从头开始研究。
    他让冯小江安排人去搜集各类冬油菜的种子,在培育过程中尽量提高抗性(抗寒抗旱)以及耐盐碱性能。
    冯小江觉得这注定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工作,如果不采用转基因技术,想把抗寒和耐盐碱的特性集中到一种作物里,谈何容易。
    利用杂交育种技术也可以,不过方唯经过考虑还是决定采用传统育种的方法。
    时间匆匆。
    天气渐渐炎热了起来。
    公司这边的农业生产一切正常,盘莲提议回老家过端午节,刚好可以回去呆一阵子。
    方唯自无不可,他让杨峰去订了机票,直飞深城。
    “老板,你上次说想找个助理,现在有一个合适的人选,你要不要见一面?”
    走之前,方唯面试了助理的人选,但都不是很满意。
    他决定这件事等他回来后再说,于是就和盘莲一起离开了夏楚县。阿姐没有走,她觉得在大西北过夏天挺好的,起码不像南方那么热。
    两人在深城呆了几天,看望了女儿一家人。
    然后又去羊城呆了几天,这才返回了村里,正好到了端午节前。
    盘莲本来打算自己包粽子的,可时间上有点紧张,便打算去超市买点回来吃算了。
    “莲,你们可算想着回来了啊。我包了一些粽子,你和三弟尝尝。”
    回到家的当晚,田桂便拿了一些粽子过来。
    这些粽子都是她亲手包的,肯定比在外面买的好吃。
    “大嫂,谢了啊。”
    盘莲也不跟对方客气,当即高高兴兴的把粽子接了过来。
    “一家人这么客气做么子?一会你和三弟去我屋里吃夜饭,我都准备好了。”
    田桂放下东西就走了,她还要赶回去做菜做饭。
    等方唯睡觉起来,盘莲就拉着对方去了方平家里。此时,方平已经泡好了热茶,田桂正在厨房里忙活。
    盘莲去厨房帮忙,方唯坐下来陪大哥喝茶。
    “老三,我现在一天到晚闲得发慌,社里一般没啥事,基本上和混吃等死一个样。”
    方平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,他现在甚至都想去那里承包几亩地,省得全身的骨头都生锈了。
    “大哥,咱又不缺钱,儿女都大了,享享福多少啊。”
    方唯劝了一句,他并不想大哥到了现在还要操劳。
    想干点啥很容易,他自己就有公司,问题是大哥到了这个岁数还要背井离乡吗?
    “你说的我都懂,家里还有好几百万存在银行,吃一辈子都够。我就是闲的,发发牢骚,你不用当真。”
    方平笑着摇了摇头,他知道自己的性格有点拧巴,所以就不再多说什么。
    这时,涛涛从外面走了进来,看到方唯显得很高兴。
    “满满,你啥时候回来的?等会我陪你多喝几杯,你和我好好说说大西北的事情。”
    方涛还在新林县搞科技下乡,小雅和孩子经常会来看他,他有时间也会返回省城呆一阵子。
    很多人都劝他回单位呆着算了,坐在办公室风吹不着、雨淋不着,何必整天这么辛苦。
    可他就是不愿意呆在机关里,这两年取得了至少两项不错的科研成果,还帮助了很多农民朋友脱贫致富。
    他觉得心里很充实。
    “我和你婶子今天才到家,涛涛,你回来的这么晚呀。”
    方唯和涛涛聊了几句,对方又去厨房和盘莲打了招呼,然后就去清洗了一番。
    对方现在的形象完全是一个农民的形象,不去收拾一下都不好意思上桌吃饭。
    稍后,饭菜就做好了。
    方平拿出来一瓶白酒,涛涛赶紧把瓶盖打开然后给大家倒酒。
    “你这个鬼东西,就知道呆在乡下,老婆孩子不要了啊?”
    酒过三巡,方平看着儿子忍不住骂了一句。
    他也劝过对方好几次,可这小子的性子很执拗,劝了也没用。
    “大哥,你别骂他,他是个有理想的好孩子。不过,涛涛,你总是和家里人分开两地也不是个事儿,今后有什么打算?”
    方唯暗暗地叹了一口气,侄子什么都好,就是这个性格容易吃亏。
    他不好说太多,所以拿小雅和孩子说事儿。
    “满满,你先别问我的打算,能不能说说你在大西北的情况?”
    方涛笑了笑,对于父亲的话他不会在意。
    不过他也没有回答小叔的问题,而是问起了聚力农业的事情。
    “你这小子!那我就说说吧。我现在的主要目标就是培育耐盐碱作物,以及综合改良盐碱地。我做的所有事情都围绕这两个目标展开,目前的情况还不错。”
    方唯和大哥碰了一杯酒,然后不急不慢的叙说了资金目前的境况。
    聚力农业虽然还很弱小,但前景肯定不错,他也有信心达成这两个目标,自己这一生就圆满了。(本章完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【乱轮系小说】 朱门绣户 双面荡夫(双性,黄暴粗口肉合集!) 强迫发情(高H NP) 荡妇日常(高H NP)_御宅屋 窑子开张了(H)